北京時間8月2日20時03分,一陣強烈的抖動撕裂了印尼爪哇島的西部和蘇門答臘島的南部。地震了,這是一次強震。旋即有消息稱,在爪哇島西端南側的海域中發(fā)生了7.4級的淺源強震,并且觸發(fā)了海嘯預警。隨后,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這是一次6.8級、震源深度30公里的強震。
除了擔心人員受傷之外,我們這些搞野生動物保護的人還會揪心一個事:爪哇島西端有一個臨海的保護區(qū),全世界最后68頭爪哇犀就生活在那兒。
爪哇犀:雞蛋放在了一個籃子里
爪哇犀曾經遍布于東亞南部和東南亞,但現(xiàn)在徹底退縮到了東南亞的海島地區(qū):2010年4月,越南最后一只爪哇犀被殺死在一個國家公園當中,犀角被割走了,至此,爪哇犀的大陸亞種徹底滅絕。
爪哇犀,圖片來自Alain Compost。
現(xiàn)存的爪哇犀數(shù)量很少,只有68頭,這個數(shù)字很明確。不過,爪哇犀的種群狀況特別穩(wěn)定,近些年其個體數(shù)量還有略微上升的趨勢。
這一切歸功于印尼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1883年,海上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摧毀了烏戎庫隆半島原有的環(huán)境,無數(shù)動植物失去了生命,人類也幾乎全部遷出了這片區(qū)域。但大地上厚厚的一層火山灰又成為了植物復生的沃土,隨后爪哇犀遷居了回來,幸運的是,人類沒有跟過來。后來,無論是荷蘭殖民者還是獨立后的印尼政府,都在此下了不少力。于是,這里成為了全世界最后一個爪哇犀種群的避風港。
夜間的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圖片來自mrietze.com。
喀拉喀托火山的怒火并沒有止歇,如果它再噴發(fā)一次呢?2018年12月22日,喀拉喀托火山慘留下來的部分——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劇烈噴發(fā),產生的海嘯再一次橫掃烏戎庫隆半島區(qū)域。2018年犀牛很幸運,全都幸存下來了。不幸的是,死了兩個保護區(qū)工作人員。
那今天這次地震呢?尚無最新消息傳來,我的心懸著。
海上的星星是震中,陸上的星星就是烏戎庫隆國家公園??梢姸哂卸嘟?。
火山爆發(fā)只是爪哇犀面臨的威脅之一。它們依舊要面對偷獵的威脅,其數(shù)量和基因的多樣性都太小,難以獨立面對疫情。長此以往,這個物種的存續(xù)面臨很大的不可控性。
我們的確是把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里。
紅外相機拍攝的爪哇犀,圖片來自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一直以來,有很多國際、本土NGO在游說印尼政府,為爪哇犀尋找一個新的保護區(qū)。但據(jù)野生動物保護媒體Mongabay在2019年7月2日的報道,印尼的這一計劃被擱置了。我們也不知道在這次地震之后,他們是否會重啟計劃。
曾幾何時,就連中國也有爪哇犀。戰(zhàn)國時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西漢之時,有王者鑄錯金銀云紋銅犀尊,其形象異常寫實,顯然是見過真正的犀牛。那時,非洲的犀牛不可能來到我們的土地。那時,神舟大地上還徘徊著土生土長的犀牛。
錯金銀云紋銅犀尊。這應該是蘇門犀的親戚。
2000多年過去了,中華大地上的犀牛早已消失。甚至在臨近的東南亞、南亞地區(qū),犀牛的生存現(xiàn)狀也越來越差。但更為可怕的是,包括爪哇犀在內的亞洲犀牛消失得悄無聲息,罕有人關注。
另外兩種亞洲犀牛,是另兩種故事。
蘇門犀:最后的希望碎裂于地
亞洲有3中犀牛。其中生存現(xiàn)狀最差的一種,應該是蘇門答臘犀。上方的那個錯金銀云紋銅犀尊,應該就是以蘇門犀的某個亞種或者同屬物種為原型造出來的。
這個物種有3個亞種。其中生活在中南半島的北方亞種已經滅絕。還剩下婆羅洲亞種和蘇門答臘亞種殘存于世。按照較為官方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蘇門犀還剩100頭左右。
蘇門答臘犀牛庇護中心里滾泥潭的小犀牛。拍攝者:Rhett A. Butler。
但有兩個問題:1 這100頭并非生活在一起,而是散布于好幾個保護地當中;2 這個數(shù)字可能太過于樂觀了。
舉個栗子。位于蘇門答臘島西海岸的葛林芝塞布拉國家公園曾經是蘇門犀最大的希望。1990年,科學家估計這里有500頭蘇門答臘犀。然而到了2004年,官方宣布,葛林芝塞布拉國家公園的蘇門答臘犀滅絕了。14年間,一個500頭個體的繁盛群體完全消失了?那得是核平了吧!更大的可能是一開始那個數(shù)據(jù)就算錯了。
那么,蘇門犀究竟還剩多少呢?確切的數(shù)字沒有人知道。如果按照最悲觀的算法,那么全世界僅剩大約30頭蘇門犀——不分哪個亞種,也不分野生還是人工飼養(yǎng)。而且這30頭還散落在三、四個棲息地當中。
辛辛那提動植物園的蘇門答臘犀母子。目前,這些個體帶著辛辛那提動植物園的祝福和技術,回到了蘇門答臘。拍攝者:wAlanb。
如今,有些科學家想利用一些先進和激進的技術,來推進蘇門犀的繁育。但這件事也很難:現(xiàn)有能拿來做實驗的個體實在是太少了,如果要去野外抓,又面臨技術和政策上的難題。印尼政府在動物保護事業(yè)上顯然沒有足夠的能力和魄力。
一個多月前,馬來西亞的最后一頭雄性蘇門犀婆羅洲亞種去世。這件事的重要性,幾乎等同于最后一頭雄性北白犀之死。然而,有關后者的報道鋪天蓋地,前者沒有多少人知道。
印度犀:希望之所在
爪哇犀也叫小獨角犀——這是因為它們同屬的兄弟印度犀個頭更大。印度犀的個頭和原產非洲、大陸動物園內常見的白犀牛難分伯仲,但只有一個角,滿身都是疙瘩——在打架的時候,印度犀偏好用鋒利的牙齒咬敵人,所以需要用這些疙瘩加強防御。印度犀生活在較為潮濕的熱帶森林當中,特別喜歡水,行為有一點像河馬。
在水中吃草的印度犀。
相對于蘇門犀和爪哇犀,印度犀的生存狀況要好得多,至今尚有2500多頭。雖然我們常常覺得南亞人民比較沒溜,會開很多他們的玩笑,但無論是印度還是尼泊爾,在動物保護事業(yè)上都很給力。
尤其是尼泊爾。2014年到2017年間,尼泊爾人創(chuàng)造過一個1071天的犀牛零盜獵記錄。他們的犀牛,主要生活在奇特旺國家公園當中。
奇特旺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宣傳標語。
奇特旺國家公園對犀牛特別好,大量的軍警在此維護治安,打擊犯罪。但他們對當?shù)氐脑∶駞s不怎么樣。幾十年來,為了建設這座國家公園,尼泊爾政府將當?shù)氐?萬多名原住民給趕出了家園,還沒有給什么補償。如今,這座國家公園當中還存在著許多人權問題。
我把這種保護模式稱為“軍閥式保護”。它會有一些隱患:如果原住民無法認同保護事業(yè),那么局勢一旦有變,保護事業(yè)就會難以持續(xù)下去。但沒人會否認這種模式至少在短期內是有效的。
但不管怎么說,印度犀都是生存現(xiàn)狀最好的一種亞洲犀牛。至少有它們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希望。
這就是亞洲的三種犀牛。按種來算,我們的犀牛的多樣性比非洲要高,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也更為多樣。如果我們亞洲人都不重視這些珍寶,那么它們就真的會在默默無聞中滅絕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